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关于中山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第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李晓敏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要求推动“产医融合”助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生态圈的建议收悉。该建议要求引导大健康产业和医疗机构开展战略合作,由单医疗转向健康管理,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助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生态圈”,这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经综合市医保局、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由政府牵头成立工作组,引导大健康产业和医疗机构开展战略合作的建议
(一)为加强规划引领,市发改局编制了《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称《纲要》)过程中,将“加快建设湾区国际医疗城,对接世界一流高端医疗资源、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推动深中共建一批区域医疗联合体,打造湾区高品质医疗服务集聚区”“实施名院名科名医荟萃工程,布局建设一批三甲医院和特色专科医院,建设国际化标准的健康管理中心”“大力发展‘互联网 +医疗服务’,优化远程医疗‘一站会诊’”“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等内容写入《纲要》文本,积极推动产医融合发展。
(二)市卫生健康局正牵头编制《中山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并结合医疗机构的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对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和要求。
二、关于推动医院以治疗为中心向“预防为中心”“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建议
2020年市卫健局积极推行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逐步实现对辖区内的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动态管理。目前,全市24个镇街均免费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实施健康服务管理。据统计,在2020年,全市共为187994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管理率为51.21%。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博爱医院以及中山陈星海医院设有营养科,其中市人民医院开设营养科专科门诊,同时也为住院患者提供静脉营养治疗、肠内营养治疗和治疗膳食等临床营养治疗服务。全市有80个能提供康复专业服务的医疗机构,其中大部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康复以及其他保健服务。
三、关于推动中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加强中医药宣教、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建议
一是推动治未病服务。2020年,我市100%镇街医院、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24%的社区服务站和100%村卫生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治未病科以市中医院为龙头,镇街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为支撑。2020年全市参与“治未病”服务人次约77.20万人次,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全部达到65%。二是加强中医药宣传。我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为契机,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各镇街医疗机构通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各单位官方微信公众号、张贴海报,普及中医药知识、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健康生活行为习惯,营造懂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三是培育中医健康旅游业。中山市中医院内开设了医药文化馆先后荣获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医院(省内首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省内首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去年来接待了来自国内外近18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其中还包括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国及港澳文化交流团队。西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举办多届“中山中医健康养生文化节”。
四、关于建立医院、健康生产企业、养老产业,“产医融合”的新业态的建议
自2012年以来,中山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已吸引了康方生物、乐心医疗、中昊药业、康晟生物、金城药业等一批新兴的创新型企业,以及一批高端科研平台集聚。市人民医院、博爱医院、中医院具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共20多个专业具备资质。为健康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等企业新药研发建立良好服务平台。此外,我市的大医院要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必须加强专科建设,引进新医疗设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因此对高端医疗设备等需求增加,产医融合问题日益迫切。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2019年7月,“健康中山APP‘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2020年8月全面推广。现我市共有29家医疗机构上线提供预约服务,范围覆盖全市24个镇区,实体医院派出本院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云平台上注册,家属可以在健康中山APP在线申请护理服务,截至2021年6月底,预约上门护理服务达到2794人次,在线护士967人,上门护理总时长4379小时。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全市50%以上二甲公立医院完成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建成互联网医院,在线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健康咨询等服务。上下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利用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全市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同质服务。
(二)积极探索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新机制
谋划“西湾医药与健康产业园”,将园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和翠亨新区智创中心的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后续生产需求及配套服务需求,推动生物技术和创新药物落地产业化。我市先后印发《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设立优质项目落地补贴、固定资产投资补贴、过渡性用房补贴和新药产业化补贴等12项专题。2019至2020年共对70个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项目合计补助5554.1万元,集中资源促进我市健康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三)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模式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行政许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加强护理事业发展、加强老年病科建设。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结合模式,先后在东凤镇敬老院、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开设试点。
(四)研制推广健康服务智能设备应用
支持研发健康服务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健康服务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康复辅助器械、可穿戴设备以及相关微型传感器件在公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使用。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
2021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