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网站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繁體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261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本网发布日期:2024-09-24 分享:

蔡志成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无偿献血文化引领作用,+巩固和壮大献血者队伍的建议》(提案第133261号)收悉,经综合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红十字会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对提案内容的总体表态

  我局赞同委员们提出的“强化无偿献血文化引领作用,+巩固和壮大献血者队伍”的建议。我局认为无偿献血文化的培养与弘扬,对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献血文化不仅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强化献血文化引领,有助于激发广大民众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形成人人关心、支持献血事业的良好氛围。巩固和壮大献血者队伍,保障医疗临床用血需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建议内容的归纳分析及采纳意见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山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不断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同时也面临着我市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发展新阶段、疫情后时代、献血人群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献血量和献血人数出现下降趋势。在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中,也发现存在委员们提到的青年群体对无偿献血认识不足、献血意识有待提高、献血者获得感和荣誉感不强等问题。结合提案建议,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不断改进我市无偿献血工作。

  (一)关于完善献血文化公益宣传机制,强化献血者荣誉认同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1.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形成良好的无偿献血工作机制。中山市无偿献血办公室每月通过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向全市各有关单位发布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情况,各单位充分发挥我市无偿献血服务管理优势,形成镇街党委、政府主导、党建团建聚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整体联动格局。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积极推动镇街献血屋建设,在镇街交汇点增设流动献血点,打造“半小时”献血服务圈,提高公众献血可及率。中山市红十字会每年筹集社会资金10万元以上推动无偿献血等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大爱三献,生命接力”“完美百城千店万人献血”、台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献血活动等,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业、学校进行宣传,不断增强市民对献血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中山市中心血站成立无偿献血宣传小组,积极采取知识讲座、现身说教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无偿献血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四进”活动。

  2.开展主题活动,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的氛围。与中山主流媒体合作,在世界献血者日等重要节点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新媒体平台全方位、矩阵式传播宣传,讲好我市献血故事,推广我市献血文化。每年的世界献血者日致敬全市无偿献血志愿者长期以来的无私奉献,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表彰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单位,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市民自觉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中山市中心血站通过“6.14”世界献血者日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线上挑战答题和电子勋章点亮等趣味活动,让献血者在社交媒体上展现自己的献血荣耀,扩大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献血初心”线上故事分享会、精美的“6.14”献血纪念章、发布世卫组织和国家卫健委的2024年世界献血者日海报,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传递对献血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以及无偿献血事业的重要性。

  3.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荣誉认同。2024年6月14日,由中山市红十字会筹集捐赠的首家镇区献血屋—中山市人民政府(小榄)献血屋和首台全电动新能源献血车的交付,不仅标志着中山献血服务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更彰显了城市对无偿献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小榄献血屋的落成启用,填补了中山北部镇街献血屋建设的空白,作为小榄镇红十字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的新探索,将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公益队伍中,谱写我市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关于完善献血者激励措施,提升无偿献血者获得感和荣誉感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1.落实社保补贴政策。根据《中山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申请办理指导清单》(2021年修订版)规定,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包括“无偿献血”的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每月按实际社保缴费额1/2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的人员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2024年1月,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实施《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中府办〔2024〕1号),明确指出对灵活就业并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的毕业2 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包括“无偿献血”的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自2023年8月11日起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2023年全市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59.13万元,惠及5110人次。

  2.积极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服务,加快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多元化、服务过程信息化、服务机会均等化,为包括“无偿献血者”在内的各类劳动者提供岗位推荐、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就业服务,解决服务群众就业“最后100米”问题,让群众足不出村(社区)、家门口,便可实时享受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全方位服务。

  3.推动城乡公共就业供给服务多样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根据“无偿献血者”等各类群体的服务需求,实施分级分类政策帮扶服务,持续开展“南粤春暖”等专项服务活动,拓宽就业信息对接渠道,提供专业化、多样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促进各类群体享受到全方位、均等化的就业服务,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目前,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及《中山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工作方案》《中山市住房保障管理暂行办法》等的相关规定,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和保障性公租房以保障困难老年人、困难家庭优先入住为原则,暂无政策依据将“达到特定次数和获得特定奖项的献血献髓者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者”纳入优先轮候对象范围。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以上级文件为依据,坚持公平性原则,做好公办养老机构和公租房入住轮候工作修订工作,视情况按规定扩大优先保障范围。

  (三)关于完善献血文化教育机制,提升公民对献血行为的正确认识和文化精神认同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1.为拓展献血文化的宣传渠道,我市每年围绕宣传月主题开展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由点及面的宣传,借助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活动内容,利用电视、广播、纸媒传递献血科普及健康知识,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信息。通过全方位、多形式、高密度开展宣传活动,打造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字、网络有文的宣传矩阵,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无偿献血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市中心血站五楼开辟了无偿献血宣传基地,依托基地平台更好的宣传推广无偿献血知识,提高大众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同时制作了致敬无偿献血者宣传灯箱3个,增强了献血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今年落成的首个小榄无偿献血主题公园集设置了献血知识科普栏、献血英雄事迹展示区等宣教设施,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集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新空间,更成为传播无偿献血理念的新窗口。公园的开放,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将成为中山市无偿献血事业新的宣传阵地。

  2.为广大学生树立无偿献血“自愿、无偿、人道、利他”的公民精神,学校目前所使用的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不仅有血液的基本知识,课本里还提到: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在八年级下册《用药与急救》中,有关于“出血和止血”的内容,也有关于献血的倡导。除了正式的课程以外,教育系统也会通过学校红十字会活动、主题班会课等,引导学生了解献血文化和增加文化精神认同,将促进我市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市红十字在应急救护培训课程中,将无偿献血知识纳入了课程内容,每年培训救护员近万人、普及知识超10万人,大大提高了无偿献血的知晓度。

  下一步,市卫健局将积极推动无偿献血联席会议的成立,落实献血者关爱激励措施,提升献血者荣誉,激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血需求和安全作出贡献;积极探索利用中山名人资源,提升献血文化公益宣传示范效应;各部门将探索中山南部建设献血屋的可行性,优化全市献血服务网点的布局。今后,我局将继续起主导作用,商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加强协作,进一步做好我市无偿献血文化引领、巩固和壮大献血者队伍工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关心支持。